那些預測在經歷了2012年糟糕的二季度后中國經濟將觸底反彈的經濟學家們現在可能更加困惑了。 7月5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這次意外降息似乎預示著經濟硬著陸的風險漸行漸近。 即使這樣,經濟學家們多數還都認為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當然,中國政府也正在用各種方式防止這一風險成真,在過去半年時間里,一些陸續出臺維持經濟穩定的政策已經顯示了政府所做的努力。 事實上,本次降息與上次降息相隔時間不過月余,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兩次降息,是對目前中國經濟形勢以及政策取舍最好的一個詮釋。 而對于未來的政策調整,在部分經濟學家們看來,政府目前“彈藥充足”,貨幣政策已經啟動,此時要做的就是進一步觀察已有政策的效果,政策不宜做大幅度調整。 硬著陸風險 在距離二季度經濟數據公布的前一周,央行又再次意外宣布降息,決定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31個百分點。讓人感到意外是因為此前市場更多的將這次政策調整方向放在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上。 “央行超過市場預期降息說明6月的經濟指標仍然太弱,己經采取的措施力度不夠,降息進一步強化穩增長措施。”法國巴黎證券(亞洲)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陳興動表示。同時他預計更多的保增長措施還會再來。此外,這次降息也為即將公布的6月份的CPI數據傳遞出明確的信號,同時也為新的適度放松政策出臺提供了空間。 一直在多個場合疾呼要加快貨幣政策調整力度的發改委宏觀研究所副所長陳東琪也評價說,“央行近期的降息正合時宜,這一步走得很好。”此前他認為目前中國經濟滑坡的風險正在加大,如果政策不及時,降至7%是有可能的。 目前市場一致認為,盡管降息幅度有限,但這傳遞出一個重要的政策信號:中國政府正在不惜代價防止中國經濟在當前的特殊時期內出現“硬著陸”。 盡管此前一直有跡象表明,中國政府對于此輪經濟下滑的容忍度正在提高,不過隨著近期經濟的數次超預期下跌,問題又再次響起,政府容忍度的“底”到底在哪兒?經濟增長到底要“穩”在多少?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學家祝寶良表示,此時關鍵要看兩個因素,一個是就業,一個是物價。 “從就業看,當前的就業形勢基本穩定,沒有出現2008年底農民工大范圍失業的局面,個別地方仍存在招工難和工資較快上漲的現象,經濟增速總體上在合理區間內運行。”他說,“而從物價看,居民消費價格中除食品外的商品物價漲幅在1.2%左右,工業品出廠價格連續三個月負增長,說明工業部門總體上產能過剩,工業增長速度已略低于潛在增長速度,實際經濟在潛在水平的下沿范圍內運行,適度刺激經濟是必要的。” “所以總體來看,8%的經濟增速比較合適,能兼顧就業和物價,也與今年7.5%的增長目標基本一致。”他表示。 近期,主要機構已經紛紛調低了對GDP的預測值,二季度當季同比大多落在7.5%上下。摩根大通甚至將全年GDP增長率下調至7.7%。同樣悲觀的還有中金公司,該機構在最近的研報中稱,中國經濟增速環比見底的時間點可能推后,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可能進一步下降至7.8%。 對于此次降息的效果,目前市場人士認為對于挽救中國經濟的效果還是有限。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說,央行此次降息,其主要目的是希望通過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來提升企業的投資意愿,改變對未來的預期,推動經濟增長。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2年1-5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數據。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8434億元,同比下降2.4%。5月當月實現利潤3909億元,同比下降5.3%。 而其中,財務成本壓力的不斷上漲成為影響企業利潤表現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國有企業為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1-5月份國有企業財務費用同比增長比例竟高達35.9%。 “此次存貸款利率下調有些不對稱,貸款利率下降得稍微大些,相應縮小銀行的息差,銀行的息差收縮得多大,還是要看銀行經營行為以及克服結構的調整。但總的來說,銀行息差的收窄在未來也是一個大趨勢。這樣對實體經濟是有好處的。”連平說。 更多經濟學家認為目前中國經濟面臨最大問題是內、外需求不足。 瑞銀集團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強調,降息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有限,因為信貸不旺更主要的是由于需求較差。 最新的數據也顯示6月份新訂單指數下降至49.2%,連續2個月低于榮枯線,顯示總需求下滑加快。 另外一個可以印證需求不旺的場景是此時的港口,如果這段時間去港口看一看,更會發現中國經濟現在已經被高庫存壓得“換”不過氣來。從鐵礦石到煤炭、到棉花,中國港口正在變成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倉庫”。 不可否認,庫存調整已經成為影響當前經濟波動的主要因素,庫存變化反映著市場需求預期和企業生產狀況,也反映了宏觀經濟景氣的變化。“即便保守估計,重工業去庫存過程最晚也會在下半年終結。”西南證券研究與發展中心總監許維鴻給出預測,同時他表示,中國經濟的復蘇未必像美國一樣以房地產去庫存結束為信號,而是會以重工業企業去庫存結束為起點。 |